從九十年代開始,隨著中國經濟蓬勃發展,近二億青壯年農民離開家園,往城市謀生。因戶籍及教育制度的限制,他們只能無奈地把孩子留在家鄉,數以千萬計的孩子頓成「有父母的孤兒」,他們被統稱為「留守兒童」。這個特殊現象讓農村衍生了大量的「留守家庭」,當中包括三大群體:留守兒童、留守婦女及留守老人。

「困境兒童」是那些出生、發育和成長過程中,遇到特殊困難境遇的孩子,包括失親兒、孤兒和受虐待兒童、服刑罪犯的子女、貧困家庭的孩子、殘疾和病重等陷入生理性困境的兒童。「留守兒童」也是屬「困境兒童」之一。

愛基金展開的關愛留守工程已經遍佈以下18個省市50多個地方。

chinesemap (1).jpg



三大留守兒童:

留守兒童
大部份留守兒童只是11歲以下的幼童,一般由祖父母撫養,普遍遇到以下的問題:

1) 人身安全
農村的環境一般較落後,缺乏父母的看顧下,兒童更易生意外,如在荷塘戲耍而遇溺、不慎中毒、遭遇交通意外等等。

2) 健康
一般留守家庭生活貧苦、物資匱乏,部份留守兒童可能出現營養不良、阻礙發育的情況。

3) 學業
由於家庭缺乏勞動成員,很多留守兒童需要協助祖父母打理家務和農務,加上沒有人督促和教導功課,導致影響兒童的學業,他們甚至出現學習動力不足、蹺課和輟學等問題。

4) 人際關係和情緒
父母不在身旁,兒童失去最親、最直接的傾訴和依賴對象,容易產生對人疏離的情感、自身缺乏安全感,較常出現悲痛、焦慮、怨恨等負面情緒。

5) 品格和價值觀
因為家庭的不完整,對正值成長期的兒童的內在發展帶來很大影響,其性格容易走向兩極,有些趨向孤僻、自卑;也有些變得異常堅強、成熟。此外,原生家庭更影響留守兒童的一生,尤其在品格和價值觀方面。


留守婦女
留守婦女需要身兼父職,既要侍候老人、又要照顧孩子;除了打理日常家務,更要兼顧繁重的農務,整個家庭的擔子都落在她們的肩膀上。此外,由於夫妻長期分隔兩地,欠缺正常的溝通和交往,往往造成嚴重的婚姻及家庭危機。留守婦女長期面對孤獨、辛勞和無助的生活,壓力之大難以言喻,造成精神上的痛苦,故其身心健康都惹人關注。


留守老人
有四成的留守家庭,青壯一輩的夫妻二人都離鄉工作,只剩下年邁的祖父母輩撫養孫兒。這類家庭普遍經濟條件較差,主要依靠在外工作的兒女或政府微少的補貼過著簡樸的生活。留守家庭只剩爺孫兩輩相依為命,老人面對病痛更無人照顧,境況堪虞,叫人不勝唏噓。


20180618_047_002.jpg

Support Us